|
在跨越中成长:海南专项博士生郭嘉宁的深蓝追梦路时间:2025-08-30 在跨越中成长:海南专项博士生郭嘉宁的深蓝追梦路 2025年08月27日 15:46
他的科研足迹清晰而坚定 当上海交大的智慧种子 播撒在海南自贸港的沃土 青年科研者郭嘉宁如何在这里 找到科研落地生根、 个人破茧成长的广阔天地? 智享三亚 “我的成长路径像一块块拼图,每一步都指向清晰。”郭嘉宁这样总结。从内陆出发,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完成本科后,他进入上海交大深造,研究方向也从“钻井采油平台”转向“深远海漂浮式风机”。如今,这块关键的科研拼图,落在了海南。 01 为何是深远海?为何是海南?
面对传统能源的挑战,深远海风能以其风速高稳、资源富集、远离人居等显著优势,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战场。而海南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为郭嘉宁的研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天然实验室。
海南自贸港的红利 在海南的科研实践中,郭嘉宁深切感受到了这片热土赋予的独特机遇: ——地理红利:“万宁海域的实测数据,比数值仿真、模型试验更精准、更直接!” 他分享了一个震撼的瞬间:往返沪琼的航班上,俯瞰海上风电场运转,“那种研究的东西能落到海上、变成现实的感觉,非常震撼。” ——政策红利: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年底即将封关运作。海南自贸港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和人才专项支持,为深海科研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成长红利:在海南,郭嘉宁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导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博士生科研基金项目。“全程负责项目的申报、开展与推进,这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这种难得的实践历练,加速了他的成长。
饮水思源:科研不止于实验室
上海交大的校训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深深影响着郭嘉宁。他意识到,科研工作者不能只埋头实验室。当他将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的最新成果向三亚市民科普,用 3D 模型展示风机原理,看到中小学生们画出 “可移动的海上城堡” 时,他深刻体会到:“这种向外输出,恰恰反哺了我的向内生根。”
海南: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海南正处于从政策蓝图到实践高地的转变过程。” 郭嘉宁充满信心地表示,尤其在深海科技、清洁能源领域,海南是一片允许试错、鼓励创新的沃土。对于有志于投身这片热土的人才,郭嘉宁的建议真诚而有力:“带着拥抱变化的心态而来,在自贸港的发展浪潮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坐标!”
郭嘉宁的故事,是上海交大顶尖科研力量与海南自贸港战略机遇深度交融的生动写照。在海南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关于清洁能源、关于深蓝梦想的宏伟拼图,正由无数像郭嘉宁一样的青年才俊,以智慧与汗水精心拼就。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