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时评 | 固本兴新,看济南“工业强市2025版”

海右时评 | 固本兴新,看济南“工业强市2025版”

姬望平     2025年05月19日 08:23

 

近日,济南市委书记通过PPT为全市呈上了一堂生动的“工业强市”动员课,重磅推出济南新一轮“工业强市发展计划”新版本。  

Picture8.jpg

 

济南为何此时高调发布“工业强市(2025版)”?


 先来探寻一下2025年的特殊意义。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建设工业强市,必须紧紧抓住当前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综合集成水平,精准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顺应新时代要求与形势变化,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发拼搏,持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与创造力,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智能制造和产业创新能力,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新跨越。


 从宏观层面看,2025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缩短在高端领域与国际差距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的第一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年来,中国制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电动汽车、清洁能源、高速铁路等行业快速崛起,奠定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新地位。在国家经济版图中,工业的角色愈发重要。

 从长远角度看,2025年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开局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既要检验过去五年的努力成果,又要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奠定基础。济南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定位“智造强市”,坚定“强工业”目标导向,精心谋划、创新举措,为“工业强市”筑牢根基。


 从微观角度看,2025年是济南市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第三年。一方面,济南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2024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0189.4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提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计划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另一方面,济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一步接着一步走。持续健全完善支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优化升级行动,打造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济南新版“工业强市”有哪些新变化?


 ——聚焦产业基础,优化整合产业链:济南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深度对接并升级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整合产业链,将原有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升级为“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现代医药、新能源装备、先进材料、钢铁等关键领域。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逐链开展产业研究谋划,分类培育重点产业链,以产业链能级跃升引领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提档升级。    ——聚焦生产力,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明确各区县(功能区)主导产业,围绕“13 + 34”产业链,构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产业矩阵。通过强化全市统筹谋划,绘制“一链一图谱”,确立各区县(功能区)承接重点,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

 Picture9.jpg

 ——聚焦要素保障,优化工作体系:推动“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提质增效;促使用地、金融、用能、政策等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中,打造适配产业链发展的产业生态;强化组织保障,打造产业发展“尖刀连”,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合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力军”作用,优化人才支撑:进一步突出企业“主力军”作用,构筑“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梯次培育链上企业、创新性优质中小企业,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汇聚发展新动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育留用”高层次人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一流生态,为济南工业强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济南“工业强市”未来有哪些看点?

 高端化:济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空天信息为例,济南作为全国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聚焦“卡脖子”技术,布局商业航天卫星制造,借助“卫星 + 火箭”双轮驱动,加速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集群。按照规划,到2027年,济南将基本建成产业配套完备、协同机制健全、特色优势突出的现代化空天信息产业体系,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引领带动全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空天信息应用示范区、创新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新高地。   

Picture10.jpg


智能化:有人说“AI发展的尽头是工业”,近年来,国内众多企业在工业AI领域加速布局。济南是山东唯一、全国第二个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的数字化转型城市。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智能制造高地,济南汇聚了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大数据与芯片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及科研平台,构建起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全链条生态,加速数智化转型进程,持续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绿色化:济南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中心城市,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研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大幅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提升“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双千工程质效,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0个以上。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让省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亮。

 集群化:集群化发展能有效促进有限资源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能。济南持续以“项目建设”为总牵引,坚持政策靠前、精准发力,通过集聚和整合各领域优势资源,构建完善“产业集群 + 领军企业 + 项目支撑 + 政策保障”推进机制,不断推动特色鲜明的标志性产业链群建设,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实现共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构筑起济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链式集群发展正逐渐成为济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一条条承载着全市人民期望的产业链,宛如钢筋铁骨,铸就起济南“工业强市”的坚韧之躯。济南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决心,厚植新质生产力根基、夯实工业经济底盘、打造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