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时评 | 走出去,向世界递出发展邀约
海右时评 | 走出去,向世界递出发展邀约
姬望平 2025年05月16日 11:01
——2025年济南“顶格”招商行动观察
在2025年“项目提升年”的号角声中,济南党政主要负责人以“走出去”的坚定步伐,书写着新时代招商引资的答卷。从深圳到北京,从长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一次次跨越千里的握手、一场场诚意满满的洽谈,不仅展现了济南务实发展的决心,更诠释了这座千年古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奋发姿态与攀高逐新的担当
01 走出去,是务实发展的举措
招商引资从来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2025年开年,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长于海田便率团南下深圳,走访比亚迪、华润集团等龙头企业。这场“顶格”招商并非偶然——早在2024年,济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就带头招商,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考察活动15次,推动中科曙光、恒瑞医药、汇川科技、广日电梯、阿尔斯通等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头雁领航,各区县(功能区)也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招引了1127个亿元以上新项目、好项目,总投资6603.53亿元,其中签约落地项目671个,总投资3950亿元。2025年,济南进一步明确目标:全年各招商主体推进招引新项目、好项目1000个以上,其中引进总投资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
以产业链精准招商为例,济南围绕比亚迪项目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吸引近400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山东,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虹吸效应。这种“靶向发力”的务实策略,让济南的产业根基愈发坚实。
02 走出去,是奋发有为的姿态
在竞争激烈的招商引资战场上,济南选择以“争”的劲头破局。5月7日至8日,书记市长继1月之后第二次南下。这次,他们去到了广州、深圳,走访中科宇航、华为等企业,加上2月份和3月份的北京之行,济南的党政负责同志仅半年内便完成四次跨区域考察。这种高频次、高规格的对接背后,是济南对发展机遇的敏锐捕捉。
不只有针对国内市场的发力,济南还有全球视野的谋篇布局:2023年5月,市委书记刘强率济南市代表团访问韩国、日本;2023年7月,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率济南市代表团访问德国、瑞士、匈牙利;2023年11月,刘强率团访问新加坡,推进中新双方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合作;2024年10月,刘强率团访问法国、芬兰和西班牙,推介展示济南良好形象,深挖经贸合作广阔潜力;1月21日,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推出外资企业(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五大提升行动……
这种“不等风来、主动追风”的姿态,让济南斩获“2024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称号,更在2025年持续释放磁场效应。
03走出去,是攀高逐新的担当
济南的“走出去”,绝非简单复制传统招商路径,而是瞄准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制高点,从战略维度分析,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产业能级的跃升:聚焦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锁定空天信息、激光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等9大未来赛道,推动新兴产业占比提升至30%;二是创新生态的构建:成立济南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汇聚80余所高校校友资源,打造“高校+产业+城市”融合模式;三是制度突破先行:在全省首创“投促+部门+区县+园区”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开展招商引资“九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基金招商、项目评审等创新机制。
正如市委书记刘强所言:双招双引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济南正以“走出去”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从黄河之滨到南海之畔,从传统制造到未来产业,济南的招商足迹丈量着发展的维度,更标注着城市进阶的刻度。当“走出去”成为常态,当“引进来”结出硕果,这座“万亿之城”正在用行动证明:招商引资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抓手,更是城市精神的重塑——务实、进取、创新,正是济南向时代递交的最生动名片。
未来,随着“项目提升年”的深入推进,济南将继续以开放之姿拥抱机遇,以攀登之志书写答卷,让更多“选择济南”的故事,成为强省会建设征程上的璀璨注脚。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